時事感想:Dcard 電商終止

Dcard即將終止 好物研究室,也就是其電商的業務。

看到這個消息時,我並不太意外。

目前任職的公司,曾經也收到好物研究室的合作邀約,它們當時給出的合作條件,跟其他大型電商平台相比是相對友善的。

雖然無法知道要停掉這項業務的真實原因,但依照我的觀察,推測有三個主要的因素

1.        不抽成僅收廣告費的獲利模式與目前電商平台的生態有落差

2.        流量雖大,但轉換率不佳

3.        耗費太多資源在維護電商的營運狀況

不抽成僅收廣告費

電商平台的重要收入來源就是「抽成」,對於產品廠商來說,合作的本質上可以歸屬為銷售夥伴,廠商端主要關注的是銷售成效 : 

廠商提供產品,電商平台營運將產品賣出後,廠商獲利,電商平台獲得分潤。

但在2023年,好物研究室取消了向廠商進行商品抽成,改變為僅收取新台幣5000元月費,並且能用於折抵站內投放廣告的費用。

這樣的合作方式,對於Dcard來說,可能是設法開發新獲利模式的一次錯誤嘗試。

只收取廣告費用,讓Dcard的電商平台屬性更極端地向廣告商靠攏。

雖說廠商會想在Dcard販售商品,要的就是站上的廣告屬性 : 流量跟論壇性質的推薦。但銷售的實際成效如果不好,勢必也會減少廣告的預算。 

而當廣告方案成為合作的重點時,廠商之間要如何在Dcard站內有限的廣告版位競爭呢,估計這樣將導致廣告價格的上升。

當然,收取的廣告價格變高,Dcard公司就有更多的獲利空間,但還是得回到大前提,廣告的轉換成效要夠好,這個劇本才演得下去。

此外,我好奇的是,對於Dcard的電商部門員工來說,到底KPI會是什麼 ?  績效目標是銷售更多的廣告,還是增加實際商品的銷售業績?

無效流量與業配感太重

有電商經驗的人,一定都知道,電商營業額的公式 : 流量*轉換率*平均客單價 。

Dcard的流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,幾乎可以說是因為流量才會有要做電商平台的動機。

只是流量有分有效流量,跟無效流量,Dcard作為一個論壇型網站,其流量主要來自於用戶的發文,以及看文章跟討論的用戶。如何將這些流量轉化為購物行為,就是最大的挑戰。

就我的觀察,Dcard也不是沒有設法去解決這個問題,它解決的方法是利用其論壇屬性,進行口碑行銷,但這種做法可能會給用戶帶來太重的業配感受…

解決方案思考

流量就在那,電商這條路走不通,除了廣告之外,怎麼變現 ?

我一開始想到的是屬性上來說類似PPT+FB的混合體或許做團購相關的方式,會有點機會。 

除了團購,又想到,不如直接弄個像 嘖嘖 那樣的募資平台,可能會更好。 

募資與電商其實有不少雷同之處,三個主要角色分別對應如下 : 

  • 廠商 – 提案者
  • 消費者 – 投資群眾
  • 電商平台 – 募資平台

選擇適合平台的產品募資計畫,因為募資本來就是要大量說明計畫中還沒生產(或還沒大量生產)的產品優勢,所以不會有業配感太重的的問題。

設定一季固定幾個案子跑,相信管理上的人力資源也不會太多,而且原先電商的經驗也可以有效應用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